朋友们!当你在树荫下呼吸着新鲜空气时,有一群人正在几十米高的烟囱上,开展烟气监测;当你在舒适的室内悠闲的品茶聊天时,有一群人正走在蜿蜒崎岖的河沟边,来到气味刺鼻的企业排污口,开展水质采样监测;当你坐在电脑旁浏览网页时,有一群人正在实验室里,面对危险的化学药品,摇晃着瓶瓶罐罐,进行着程序繁琐的项目分析,为一份份监测报告,提供着准确可靠的科学数据。 他们是谁?他们就是看似平凡,却正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枣阳环境监测人。 说到环境保护,大家都很熟悉,但讲到环境监测,也许大家还有点陌生。但从下面几位环境监测人的真实工作经历中,你会了解到——他们的执着和艰辛;你会体会到——这片绿水青山来之不易;你会看到——他们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。 在这个队伍里,有个平时不爱吱声的小伙,他叫肖鹏,号称“屋顶侠”,经常攀烟囱,爬房顶,监测企业烟尘,10多年来,他爬遍了全市大大小小的工业锅炉。枣阳的夏天,是特别炎热的。每年的这个时候,肖鹏就要顶着火辣辣的太阳,站在300℃的烟囱旁,频繁地操作锅炉监测仪。滚滚热浪包围着他,衣服湿了一遍又一遍。他仍在仔细地观察数据变化,此时的他心里只有工作,已全然不顾周边的环境。在他心中,认真,就是工作的常态。 化验员金涛,一个从部队转业的小伙子,一上班,他披上白大褂,拿出橡胶手套,带上口罩,立马进入工作状态。对那些污染较重生产厂家排放的废水废气,环保部门管理非常严格,一旦发现污染物超标排放,企业不仅会面临高额罚款,还可能面临刑事诉讼。这种状况对所监测项目的精确度就有了更高的要求。对此,金涛一旦遇到排放限制接近的水样,总是多次比对,反复测试,他经常说:“做实验一定不能怕麻烦,当你在报告上签名时,就意味着对数据负责,对监测站负责。”在他眼里,认真就是责任。 艾建峰,枣阳市环境监测站副站长,在环保岗位上已耕耘了26个春秋。今年六月份,他带队和襄阳市站的同志们,赶赴琚湾滚河出境断面,开展跨界水质联合采样监测。到了现场才发现,由于水流过急,船只无法在指定地点停靠,需要沿着河滩步行几百米到采样点。他二话没说,拿起采样箱,钻进芦苇中,由于道路十分湿滑,芦苇锋利无比,身体难以保持平衡,艾建峰几次滑倒,身上糊满泥浆,有人劝说“艾站,路太险,咱们选个容易采样的断面吧。”艾建峰很严肃的说:“采样断面是经过了技术人员多次考察,具有代表性,并报环保部确定下来的,不能随便更改!”就这样,他硬是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到采样点。在他身上,“认真”就是工作原则。 习近平总书记说,“讲认真”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状态,李乐成书记要求,把“认真”二字刻入党员干部的灵魂。枣阳环境监测人为了枣阳的山更青、水更绿、天更蓝,为了枣阳环境更美好,把“认真”刻入心底,渗入骨髓,对待工作科学严谨、一丝不苟,就是讲“认真”,认真,就是枣阳环境监测人的精髓! |